博客年龄:17年4个月
访问:?
文章:3446篇

个人描述

郭梓林简介: 1957年生于福建,1962年迁居江西,1974年上山下乡,1976年参军入伍,1979年退伍回城,1980年建筑工人,1982年大学读书,1985年担任国有企业团委书记,1989年担任国有企业总经理,1992年辞职下海合伙创办科瑞集团,现任科瑞集团副董事长,2005年受聘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常务副所长。其他社会兼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继续教育中心教授;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标准首席终审专家;江西财经大学客座教授;华东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市海淀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北京市海淀人民法院特邀商事调解员。

北大精神的传承(下)

2020-11-16 20:06 阅读(?)评论(0)

——向宏先生在北京大学公益讲座900场庆典上的发言

(2020年10月31日)

 

对于我们在座的诸位志愿者,首先我要高度肯定的是,这种牺牲自己的时间来从事一项公益事业的精神,令人钦佩。我不知道在座的多少还属于工作人群,多少是退休人群。对于退休人群,如果我们把话嗓门拔高,容易让人感觉你本来就退休了;如果我们是工作人群,也能做出这样的安排,挤掉休假的时间,这本身就是一种很了不起的举动。而退休人群,也可以有很多事情去打发时间的,为什么我们愿意把时间花在这项公益事业上面?这就说明,我们的志愿者至少在这个意义上讲,有了奉献精神。

 

我觉得,我们每一位志愿者在这里实现自我重塑,并以新的精神面貌重新投入社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今天,我们如果讲要去改造一个县,不可能,改造一个镇,也不可能。但是,去改造一个村,是有可能的。

 

我从早上三点钟看到早上八点钟,认真的把四本书浏览了一遍。我很慎重地给在座诸位志愿者介绍四位和你们所做的事情相关的重要人物,我叫做“对标人物”。

 

这四位人物的思想,都与你们现在所做的事有相关性。一位是,丰子恺先生;一位是稻盛和夫先生;一位是蒋勋先生,一位是陶行知先生。

 

丰子恺先生以画漫画的形式来改造社会,干预生活。应该说在民国时期得到了从上到下一致的口碑和好评,他的画画到哪里,革命群众就走到哪里,跟你们今天感觉一样。

 

又比如稻盛和夫先生。二十年前,我陪德平部长去日本访问稻盛和夫,应该说稻盛和夫的理念在中国民间,尤其在民营企业,在中国企业家中是享有盛誉的。

 

再举个例子叫蒋勋,中国艺术界也好、中国美学界也好、中国文化也好,虽然不能说他是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第一人,但因他行走在台湾的乡村,把自己独特视角下的乡村文化透过媒体传播到全世界,而且非常成功。他的实践与我们在座的志愿者在丫山的实践是异曲同工。

 

昨天,德平部长还说:“郭梓林很像陶行知先生。”这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一位平民教育家,他在那个年代,开创了中国平民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

 

我认为:从梓林兄坚持十年所做的这件事,至少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所以,对标这四个人物来看北大公益讲座,可以说是这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是很有价值的事情。也因此,我向梓林提出了一个叫做“丫山根据地”的概念。我们来这里才只短短的一天半时间,发现这里的硬件很好,这两天三场活动,居然就换了三个会场,达到五星级水平呢。因此,丫山作为我们的根据地,这是成立的。无论是它的空间、它的产品,还是唐向阳、唐总这个人,确实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想象空间。

 

北京大学公益讲座再往下走,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受众,会有更多的志愿者。并且一定会有一批精英开始理解我们。在我看来,作为学术理念也好,作为商业理念也好,像我这样一批理论思维方式比较沉重的人,接受一种充满感性的语言描述,甚至是煽情性的语言描述,确实有一个接受的过程。但是,北大公益讲座走过十年之后,三种叙事方式已经都有了。所以,900场后,如果有一批精英开始理解我们,那就不仅仅是一种“同情的理解”,而是他们以自己的理性判断和理论认知,达到了“理解的同情”。实现这些多元化的叙事方式,已经足以展示这件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剩下的就是,用我们的坚守和时间来证明这一切的发生。

 

谢谢!





  最后修改于 2020-11-17 01:45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